
为何俄军至今没占领红军城 坚固防御与灵活反击!2024年7月配资平台网址,俄罗斯军队集结重兵,对顿巴斯地区的战略要地红军城(乌克兰称之为波克罗夫斯克)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。直到2025年11月,这座战前仅有6万人口的小城依然屹立不倒,成为阻挡俄罗斯军队向西推进的重要堡垒。这场持续了16个月的攻坚战,已经成为俄乌战争的关键战役之一。

红军城位于乌军防线的“门户”位置,控制着两条关键的战略公路——T0504和H15。如果俄罗斯军队能够攻占此地,就能够打开通往顿涅茨克州西部腹地的大门,并进一步威胁乌军整个顿巴斯防线的安全。此外,红军城的得失在政治上具有巨大象征意义。普京最新提出的和平要求是要求整个顿巴斯地区归俄罗斯控制,夺取红军城意味着俄罗斯完全占领了顿巴斯。

红军城的防御极其坚固。城市东部依托奥切雷泰因-内泰洛沃高地,形成了天然屏障,周围的河谷和森林为防守提供了有利地形条件。乌军在这里经营了八年,构建了纵深达20公里的立体防御体系,堪称现代版的“要塞城市”。

在进攻过程中,俄罗斯军队的推进血腥且缓慢。俄军在初期采取了经典的钳形攻势,东线主攻奥切雷泰因-内泰洛沃轴线,南线压迫乌拉诺韦-卡尔洛夫卡方向,同时在西北方向实施侧翼牵制。这种多轴线的进攻方式理论上可以在6到8周内完成包围,但实际战况令人震惊。到2024年10月,俄军仅前进了5到15公里,占领了大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,日均推进速度不足100米,某些战线甚至出现了“数日争夺一栋建筑”的情况。俄罗斯“风暴-Z”突击部队的伤亡率高达60%,相当于每月损失数个团的兵力。西方军事分析师指出,俄军采用了19世纪式的消耗战术,用士兵的生命换取敌方的弹药消耗。尽管俄军占领了数十个村庄,但始终无法形成决定性突破。

乌军的防御策略展现了现代防御战的典型特点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乌军的工程伪装能力。2025年9月,解密的卫星影像显示,乌军在红军城周边建造了超过200个假阵地,成功引诱俄军浪费了大量的火力。

战局在2025年11月发生了转折。乌军总司令希尔斯基巧妙运用“围魏救赵”战术,在红军城以北开辟了新战线。乌军成功收复了188平方公里的失地,并清理了248.7平方公里的战区,迫使俄罗斯军队分兵支援,减轻了红军城的压力。这一战术调整展示了乌军从单纯防守转向灵活的“防御-反击”态势。希尔斯基在前线表示:“我们不是在被动挨打,而是在用拳头回应。”
红军城战役揭示了现代攻城战的一些关键特征。首先是火力优势的局限性。尽管俄军日均发射2万到4万发炮弹,但却难以摧毁乌军精心构筑的现代化防御工事。乌军通过混凝土工事和地下通道网络,使得守军即使在炮火猛烈的情况下,也能迅速重返阵地。其次是无人机革命的影响。双方每天都消耗上千架无人机,侦察与打击链的对抗成为胜负的关键。乌军凭借西方更先进的电子战系统,在无人机对抗中逐渐占据了上风。后勤的决定性作用也十分明显。红军城距离乌军后勤中心仅50公里,而俄军的补给线却长达150公里,这种后勤差异直接影响了两军的持续作战能力。乌军能够获得稳定的补给,而俄军则因后勤不畅被迫多次暂停进攻。
截至2025年11月7日,战场形势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。乌军成功收复了新沙霍韦地区,控制区扩展了400平方公里,俄罗斯试图切断罗金斯克公路的计划彻底失败。双方继续在城市地区展开拉锯战,战线的变化通常不超过500米。这场战役证明,在现代战争条件下,单纯依靠火力优势和人力消耗难以攻克坚固的防御城市。如果防守方能够巧妙结合传统防御工事与现代科技,并配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反击,那么完全有可能打破进攻方的合围计划。
红军城战役也为未来的冲突形态提供了前瞻:不再是大规模的装甲突击,而是基于无人机、电子战和精准火力的“系统对抗”配资平台网址,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涉及到技术、战术和意志的全面较量。
广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